1.視覺光和暗適應 由于人的眼睛存在視覺的光適應和暗適應,因此這一過程表現為視覺的劣化,這種現象有助于為照明設計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在兩個相臨的環境中,照明的光源亮度對比不要超過20倍,提倡局部照明與整體照明相結合的環境設計。如,看電視時不將所有燈都熄滅。在地鐵和一些地下走廊的燈箱廣告的設計中,就必須考慮照明的適應性和局部燈光的亮度選擇。
2.眼睛的注視 注視是一種發揮中央視覺分辨能力的視覺功能,即將被觀察點聚焦在中央凹處。在注視中,被注視的目標雖然應被聚焦在中央凹處,但仍然伴隨有一種不隨意的眼動,這種眼動主觀并無意識,而是下意識的。將眼睛不動地盯住遠處某點坐著發愣的時候,不一會兒功夫你就會感到周圍一切都從視野中消失,留下一片茫然。此時若你猛然清醒而將視線從原來盯住的目標移開,便又會恢復原來的清晰視覺來。這便是視網膜上視像固定便會導致視像消失的現象,這從反面證明了這種不隨意眼動對于維持視覺的作用。
3.視覺的跳躍性 人的眼睛在觀察對象的形態時,例如看一件物體的外形輪廓或它內部各部分的細節時,視線總要從一處移至另一處,便需要配合以眼動使觀察點一個接一個地相繼落在中央凹處上。研究發現,便視線移動的眼球運動是不平滑的,而是跳躍式的,即視線不可能沿著對象的外形輪廓平滑地移動。研究測試的結果顯示出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眼睛觀察物體時,視線在那些最具特征的部位停留的機會最頻繁:二是觀察時視線移動是跳躍式的。研究還發現,視線的跳躍式移動速度很快,水平方向移動5~20°,視角僅需35~96μs;垂直方向移動5~20°,視角則時間長些,需35~108μs。在兩個注視點的移動之間,即在視線跳躍過程中視覺是模糊的、這個研究結論,對于我們在設計戶外大型廣告非常具有指導作用,即,廣告版面有主決之分,突出特點,通過文字、色彩、人物或醒目的對象制造視覺停留點,吸引顧客的注意,避免大面積背景色彩過強。
4.空間分辨率 指眼睛看清對象細節的本領。即分辯視野中最小空間距離的本領。眼睛看清對象細節的本領不僅取決于物體的大小,更決定于觀察物體的距離,因此眼睛判斷物體細節不是根據物體大小,而是根據視網膜上的物體的圖像來判斷。因此廣告設計中,特別是大型廣告,由于觀察距離較遠,必需減少版面的復雜程度和局部細節,以方便行人遠距離觀察的視覺特點。
5.視覺觀察距離 人的眼睛在觀察距離中,比較適宜的觀察距離的范圍一般為2~20m,因此廣告的設置高度和距離要充分依據人的身高和平視效果。如中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68cm,然而具體由于環境的因素,廣告媒體的安放不可能完全按照預想的進行。因此就必需依據廣告內容進行版面的協調,充分考慮環境的影響因素,使其設計更具人性化,更具融合性,更具吸引力。
人們很早就普遍認識到,色彩具有喚起情感的力量,色彩是形式美感的重要構成部分。審美作為一種復雜的高級知覺經驗,一直受到心理學研究的重視。從實用的角度看,經驗性的歸納也許更能為藝術創作提供具體實驗心理學并無能力指導一位有才華的藝術家更好地從事藝術創作,但它卻可以引起藝術家更深入地理解為什么他憑直覺便能創作出藝術杰作來。